重金屬具有富集性,很難在環境中降解,在大氣、水體、土壤、生物體中廣泛分布。“十三五”時期,我國重金屬污染防控取得積極成效,但一些地區重金屬污染問題仍然突出,威脅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健康,重金屬污染防控任重道遠。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為進一步強化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控制,有效防控涉重金屬環境風險,生態環境部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的意見》(以下稱《意見》)。
《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國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5%,重點行業綠色發展水平較快提升,重金屬環境管理能力進一步增強,推進治理一批突出歷史遺留重金屬污染問題。到2035年,建立健全重金屬污染防控制度和長效機制,重金屬污染治理能力、環境風險防控能力和環境監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重金屬環境風險得到全面有效管控。
突出重點 分類施策
按照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原則,《意見》明確,重點重金屬污染物包括鉛、汞、鎘、鉻、砷、鉈和銻,并對鉛、汞、鎘、鉻和砷五種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實施總量控制,鉈和銻主要是從環境風險防控角度加強管理。重點行業包括重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銅、鉛鋅、鎳鈷、錫、銻和汞礦采選)、重有色金屬冶煉業(銅、鉛鋅、鎳鈷、錫、銻和汞冶煉)、鉛蓄電池制造業、電鍍行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電石法(聚)氯乙烯制造、鉻鹽制造、以工業固體廢物為原料的鋅無機化合物工業)、皮革鞣制加工業等6個行業。重點區域主要聚焦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大、環境質量和環境風險問題較突出的區域。
《意見》還提出鼓勵地方根據本地情況,確定國家要求以外的重點重金屬污染物、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
分類管理 落實責任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有效防控重金屬環境風險,要深化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治理,加強重金屬污染監管執法,強化重金屬污染監控預警。為此,《意見》提出了五方面共二十項重點工作任務。
一是分類管理,完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主要是完善全口徑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加強重金屬污染物減排分類管理,推行企業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探索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替代管理豁免。二是嚴格準入,優化涉重金屬產業結構和布局,主要是嚴格重點行業企業準入管理,依法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優化重點行業企業布局。三是突出重點,深化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治理,主要是加強重點行業企業清潔生產改造,推動重金屬污染深度治理,開展涉鎘涉鉈企業排查整治行動,加強涉重金屬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推進涉重金屬歷史遺留問題治理。四是健全標準,加強重金屬污染監管執法,主要是完善重金屬污染物標準體系,強化重金屬污染監控預警,強化涉重金屬執法監督力度,強化涉重金屬污染應急管理。五是落實責任,促進信息公開和社會共治,主要是分解工作任務,定期調度進展,加強財政金融支持,鼓勵公眾參與。
淘汰落后產能 開展深度治理
淘汰落后、工藝提升改造、開展深度治理……《意見》指出,重金屬減排措施和工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期淘汰產生嚴重污染環境的工業固體廢物的落后生產工藝設備名錄》等要求,推動依法淘汰涉重金屬落后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
在工藝提升改造方面,加強重點行業企業清潔生產改造,積極推動豎罐煉鋅設備替代改造和銅冶煉轉爐吹煉工藝提升改造,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企業生產每噸聚氯乙烯用汞量持續穩中有降。
在開展深度治理方面,重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加強生產車間低空逸散煙氣收集處理;重有色金屬礦采選企業完善酸性廢水收集與處理設施,加強粉塵收集治理,電鍍行業企業開展重金屬污染深度治理。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生態環境部將強化督促指導,從以下四個方面保障《防控意見》的實施:一是要求各。▍^、市)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年度減排目標,細化任務分工,逐項落實工作任務,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二是定期調度各。▍^、市)重金屬污染防控工作進展、減排工程完成情況,對于進展滯后的地區,實施預警,對未執行總量替代政策的地區,進行通報。三是加強對各地工作的指導幫扶,幫助地方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從技術、資金等方面支持各地開展重金屬污染治理。四是鼓勵社會公眾參與,支持各地將舉報重點行業企業非法生產、不正常運行治理設施、超標排放、傾倒轉移含重金屬廢物等列入有獎舉報重點獎勵范圍。